爱国 民主 团结 求实
关于“十四五”时期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0-12-17

关于“十四五”时期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姚爱兴

20208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对口支援以及制定少数民族事业专项规划等战略举措,加大投入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步入经济增长动能更足、发展质量效益更高、群众得到实惠更多的时期,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由于历史、自然和地理等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仍然任重道远。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滞后,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突出问题,2019年,民族八省区人均GDP5154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71010元低27%;二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资源环境约束大;三是创新发展能力弱,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四是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较低,2019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373元,而民族八省区仅23249元。五是人才总量不足,总体上都是人才净流出地区,“甲地种树,乙地乘凉”,由于缺乏财力支持,引人难、留人难同时并存,《2019年人才前景趋势大数据报告》推出全国各城市中高端人才净流入地中,没有一个是民族地区的省会城市。因此,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一切困难和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为此,建议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符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精准有效、更富有力度的差别化政策,推动民族地区走出一条团结和谐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一、优先支持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金钥匙”,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优先支持在民族地区开展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建设,在体制机制改革上要大胆创新、大胆探索、大胆改革,坚决摒弃一切与新发展理念不相适应的惯性思维,破除一切与新时代发展不相符合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大力培育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后劲。支持民族地区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在口岸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加快步伐,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二、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把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优先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中西部地区安排水利、电力、交通、环境和资源开发项目,并实行投资倾斜,引导国内外资金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支撑保障作用的“铁公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黑山峡水利枢纽等大型项目。优先建设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以乡村道路、通讯、燃气、饮水、广播电视、改水改厕为重点的基本设施项目,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优先支持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优先支持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为重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三、加强区域统筹,着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依托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红利,采取特殊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培育区域性增长中心和区域经济合作联合体,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的产业品牌。为民族地区精准量身制定出台一些更有力的支持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项目审批核准、投资、税收、信贷、土地使用等方面,制定实行差别化政策,给予特殊鼓励和支持。设立民族地区现代服务业专项,支持发展消费类服务业,使其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四、继续在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政策上予以扶持,着力巩固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果。扎实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三北防护林”、“三江源保护”等工程建设力度,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建设资金。要根据生态主体功能分区,继续实施多元的生态保护和补偿政策,依法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要把优先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任务和着力点,坚持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作为重点,通过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和各种补助资金,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补齐民生短板。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释放消费潜力,提高消费能力,让各族人民共享国家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成果。

六、强化要素保障,构建人力和财力障体系。一是支持民族地区大力培养当地干部和各级各类人才,启动民族地区“人才支援行动”,加大对民族地区有关领域专业人才派遣输送力度,建立对民族地区特殊的人才激励机制,确保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二是继续在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上予以扶持。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或奖励政策,对产业发展好的经营主体,实行“以奖代补”用好相关政策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发展产业,鼓励采用PPP模式共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加大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适度提高教师工资;创新金融相关政策,继续实施贴息、低息和减息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大、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合理整合信贷资源,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民族地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等的支持。三是切实执行资源税收共享政策,支持、带动当地经济加快发展。

七、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民族地区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等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全面推行东西部科技合作计划,推进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提升技术中心创新能力,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开展先进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加强疾病防控、防灾减灾、生态保护等领域科技创新。

八、深化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制度,着力增强欠发达地区自身发展能力。一方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另一方面拓展对口支援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告别“治标”,在“治本”上发力。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在人才队伍、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创新、外贸等方面开展对口支援和传经送宝,帮助解决受援地区的关键问题,努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造血能力。

(本文为作者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13次常委会的书面发言材料)


宁夏民进公众号
账号:ningxiaminjin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办公室:0951-6667336        信箱:ningxia@mj.org.cn

组宣处:0951-6667322          信箱:nxmjzx@163.com

社服处:0951-6667320  信箱:nxmjshhfw@163.com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路民主党派大楼 宁ICP备17001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