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 民主 团结 求实
德国创新人才是怎样“炼”成的
——高校领导海外培训第52期德国班培训班思考
来源:宁夏民进 发布时间:2014-05-07

在教育部的周密组织和国家外专局的精心安排下,我参加了由21个高校校级领导干部以及教育部及国家外专局领导组成的代表团,于2013121日至21日,在德国进行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创业教育培训”活动。

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和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考察的起点:是什么促进了德国的持续繁荣和发展,使之长期保持着世界竞争优势?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何在?德国大学的创新、创业理念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团队经过3天的北京行前集训,于121日由北京飞往慕尼黑,开始德国高等教育现状考察。

20天来,围绕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创业教育培训” 培训主题,考察了10所大学和9相关机构:慕尼黑工业大学、莱比锡大学、新乌尔姆应用科技大学、英格斯塔特应用科技大学、埃尔朗根—纽伦堡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拜罗伊特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布伦瑞克理工大学等,以及巴伐利亚州对华高教中心、巴伐利亚州教育科技文化部、马哥德堡市政府、下萨克森州科技文化部、德国科研基金总会、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巴伐利亚大学校长联席会议、巴伐利亚研究联盟、巴伐利亚精英学院等。

通过一段时间的听、看和认真思考,确实眼界开阔了不少,收获颇多。总的体会是德国大学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质量,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高度重视大学对社会的贡献度,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借鉴。尤其德国大学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做的工作更是引起我的高度关注。我在学校分管本科教学工作,宁夏大学2013底启动了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因此出国前我申请到团里的第二学习小组,和国内高校同行便于就相近主题结合在德国考察的所见所闻展开讨论。我们涉及重点关注问题有:1)如何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和方法;(3)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以及课内外安排等。

一、德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特点

   (一)总体印象

德国的经济是非常强大的。包括化学、电子工业、汽车工业、信息技术工业和机械工业都为经济的增长推波助力,是世界上许多领域领先的出口国,可以和日本美国相竞争。德国经济为什么能在世界经济波澜起伏中长期保持强劲的状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个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不管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都强调:始终与那些以科研推动的产业保持十分密切的联系,例如宝马、奔驰、奥迪、西门子公司,等等;都重视与中小型企业加强合作,中小企业更需要大学科研以及从大学产生的新知识的支持。这样使得德国的工业和高校强大科研力量紧密结合,助推德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德国大学有两类大学。一类是工业学校或者职业技术学校,也就是应用技术类大学,如新乌尔姆应用科技大学、英格斯塔特应用科技大学。第二类是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如慕尼黑工业大学、莱比锡大学、拜罗伊特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他们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教学目标不同,职业技术类大学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能够获得自己感兴趣领域最新的知识,具备很强的操作技能。另一类如慕尼黑工业大学把教学重点放在提供科学研究的方法上,是在教授以及学生的协作创新基础上产生的。慕尼黑工业大学学生就在高中生当中进行甄选,一旦招收到优秀的学生以后,就会对他们进行科研能力的强化培养。两类大学都注重:教授的教学和科研互相支撑,两者兼顾。科研作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硬指标,没有科研,教师不能从事教学工作,学生也必须参与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活跃,有专门负责学校和工业界结合工作的工业和创新办公室,有专门的启动基金,有专门管理知识产权的办公室。评价体制合理,德国大学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请专利,申请专利的人员会在经济上得到回报,他们会在成立的公司里面拥有股权;同时,学校对老师的评定和提升,不仅要看其在学术界的影响,还要看其申请专利的数量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二)在人才培养方面一般做法

    1.注意考察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大学招生建立在优异的高中学习成绩和其他一些条件比如说交叉学科教育经历的基础上。

    2.尽早进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从接受教育的一开始就纳入到与研究相关的课程当中去。

   3.为天资优异的学生开辟选修有关课程的快速通道。

   4.注重国际交流。为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国际学习经历,制定了系统的国际交流计划。慕尼黑工大有一个四年制的建筑学学位,其中有一年的学习就规定要在国外的大学进行。他们的学生60%以上至少有一个学期是在国外的一所大学渡过的。

   5.博士学位教育更加注重开展跨学科研究。打破应用学科和基础学科的界限,把更多的学科纳入到研究生培养当中去,让不同背景的研究者能够联系在一起,在跨学科研究中找到共同语言,找到共同的感觉。

   6.注重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及学生间相互交流。一定要和高科技产业合作,联合开展研究和培养。对于高年级学生还有一个做法,就是安排他们做助教工作,带刚进来的学生,让他们互相交流。任何一个职业,资深的和相对资浅的人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学也应该这么做,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资深的学生,包括一些年轻的教授,与刚进来的学生之间有更加亲密的接触,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7.良好学术环境的创造。为了学校发展,争取经费重要,但是所有高校都会主意:哪些钱可以拿,哪些钱不能拿;什么人给你的钱可以接受,出于什么目的来接受这些钱。现在的大学科研,都有一个争取经费与保持自由创造的研究环境的关系问题要处理。大学终究强调一种环境,一种自由的创造或创新的环境。长期保持这样一种自由的创造的环境对于德国大学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才能不受外界干扰产生杰出的成果。

二、国内多数高校发展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对中国来说,无论从高校规模或者是在校人数来说,都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客观地说,国内高校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是经过了千辛万苦。总体来说,我们已经或者正在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高校发展道路,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现象值得注意:(一)目前来说,中国的高校体制机制和制度不能说完美,但完全可以说是基本健全和完善,可是,最大的障碍是执行力不够,落实不够,比如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等喊了多少年,但步履维艰。(二)我们已经是高教大国,但在高教强国的道路上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高校“千校一面”、“同质化”现象严重。比如传统的工科大学都要办文科,以文科见长的大学都要办工科,总认为“水平高的大学就是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而在德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大学都能在一定范围和领域有一席之地。所以,国内高校应该进一步合理定位,不能过分求大求全求快,更加注重优势和传统,坚持走特色道路。(三)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教学科研没有成统一体。当前,国内关于大学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关系的议论颇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时出现“一边倒”。其实,大学的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或者递进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四)国内许多高校科研体制机制较为僵化,特别是对科研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尚不到位,就科研论科研。

三、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再认识

通过对德国大学的深入了解,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一是高校的发展需要时间,但更需要敢于卓越的办学气魄。二是有来自企业的高水平科研项目,并应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高校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如何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创造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未来社会。而科研项目大多来自于社会前沿或者现实问题,将科研意识、思维和活动贯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始终成为一种必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德国大学教授坚持教学科研并重,既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传授给学生,也通过教学活动加深了对科研概念的巩固,做到了教研相长。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提高了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为持续发展打好了基础。三是高水平科研是高水平社会服务的必然选择。德国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方面十分活跃。通过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所诞生的公司都是从学校各院系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来的。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又面临着产业升级、体制转轨和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迫切要求高校在服务社会方面做出更大贡献。而高校服务社会职能更多的是要通过科学研究及其科研成果的转化来完成和实现的。因此,如何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促进产学研融合,加强科技攻关显得尤为重要。四是高水平科研是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科研水平的高低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也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要更好地肩负起高校被赋予的职责,建设一流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重视和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将科研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五是敢于转变观念,勇于学习和借鉴,结合实际,大胆改革和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和评价体系,形成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创新氛围。

四、对地处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宁夏大学发展的一些思考

宁夏大学作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龄和自治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和“211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的地位和作用特殊,要求和期望也很高。鉴于学校在自治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等诸多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宁夏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点建设宁夏大学”和“努力把宁夏大学办成高水平大学”的战略决策。国务院曾指示“支持办好宁夏大学和一批当地产业发展急需的重点学科”。为了在西部民族地区崛起一所现代化大学,今后,学校将着力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正确处理好长远目标与阶段目标,教学与科研和社会服务,学科体系建设与资源配置方式、科技创新与应用开发等各方面的关系,促进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持续提高。

(一)突出内涵建设。创造性地实施学科统领战略、人才强校战略、质量提高战略、科研创新战略、社会服务战略和开放办学战略,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实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对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普通教师分别建立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实行以激励机制为导向的分配制度,并建立与之配套的薪酬体系。突破以传统学科界限为基础的科研管理与教学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创新、交叉和共享的运行机制。

(三)突出打好特色牌。在继续发挥西夏和回族研究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新的资源;进一步处理好“综合”与“特色”的关系,处理好学科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科发展规律,在一级学科、学科群和优势特色学科之间建立有制度保证的跨学院、系、研究所的学科组织,共享资源,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形成“集约”优势,使综合性优势成为新的特色。

(四)加强执行力建设。通过赴德国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性,客观地说,中国的高校不缺制度,可以说是基本完善的。但最大的问题是落实、执行的力度不够。宁夏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制定了、出台了、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但在执行上、落实上还不尽如人意,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我们正在启动各项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在尽快完成此项工作后,学校将切实加大执行力建设,向执行力要效率、要内涵、要质量、要发展。

(五)更加注重开放办学。在西部地区办高等教育各种现实困难较多,特别是对宁夏大学这样一所既地处西部,又是民族地区,同时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的高校来说,与东部高校相比、与高水平大学相比,我们不仅在资源、观念、人才、资金等方面现实困难大,同时在信息获取、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别更大,必须在开放办学方面采取超常规的措施,要继续深化与国内外高校实质性的交流合作。特别是要立足于民族区域特色和特色优势学科,拓宽领域,主动出击,让广大师生有国外“第二校园”经历,让更多师生参与国际项目合作,加大留学生工作力度,让学生在多元文化中成长成才。

五、其他

碧空如洗、山清水秀、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到德国第一印象便是天蓝、地绿、水清,到处是一派优美、和谐、壮丽的景致,几乎见不到祼露的土地,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鲜有人工雕琢,仿佛整个国家就是一片大森林。

注重实效、以人为本、集约节约的发展模式。注重实效,集约节约、自然环保是德国之行又一突出印象。鲜见高楼大厦,见不到大广场、宽马路,建筑外墙就是石头、砖和水泥本色。道路不宽但车水马龙,马路不直但路网发达,环岛、转盘、枢纽占地不大但连通简洁、通畅快捷。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职能,小管理、大生产处处彰显出高效和活力。

) 认真严谨、注重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德国人注重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细致入微和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凡事力求精益求精,处处都能感受到严谨细致和一丝不苟。

井井有条、运转高效、无处不在的秩序和效率。尊重法律、遵守规则、遵从程序、崇尚自然、追求品质,处处体现秩序和高效。德国公路路网密集,车流如织且车速很快,但鲜有交通事故。考察途中偶遇救护车、救火车、警车呼啸而来,各种车辆迅速避让,如同演练一般,很令人诧异。


宁夏民进公众号
账号:ningxiaminjin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促进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办公室:0951-6667336        信箱:ningxia@mj.org.cn

组宣处:0951-6667322          信箱:nxmjzx@163.com

社服处:0951-6667320  信箱:nxmjshhfw@163.com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路民主党派大楼 宁ICP备17001017号-1